股票融资开通 五问明星“卷”学历:艺术专博含金量几何?_博士_专业_学术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戏剧学院于昨日(5月12日)发布了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其中包括演员黄晓明和金世佳。有关“黄晓明考博”的话题迅速引发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成为广泛讨论的焦点。与此类似,去年(2023年)五六月间,演员林更新也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为“戏剧影视表演创作”博士专业的学生股票融资开通,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公开报道显示,近两年内,包括黄晓明、林更新、靳东、龙洋等在内的多位影视明星和主持人纷纷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这一现象引发了媒体关于“明星学历内卷”话题的热议,有人认为,“学历内卷风”已经吹进了娱乐圈。那么,这股明星追逐高学历的风潮到底有多激烈?为何明星们纷纷选择提升学历,甚至去考博?这种趋势为何容易引发公众的质疑?《上游新闻》对相关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疑问1:“学历内卷”究竟有多严重?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黄晓明考博之前,已有多位明星成功考取博士学位。例如,2014年5月10日,上海戏剧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曝光,演员林更新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报考的专业为“戏剧影视表演创作”。随后,林更新在同年6月12日的拟录取名单中成功入围,最终以位列第二的成绩被录取。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广泛讨论,林更新的名字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他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骑车的愉快视频,难掩内心的喜悦。
展开剩余83%此外,2024年9月,有网友在中央戏剧学院偶遇47岁的演员靳东上博士生课程。当时,靳东毫不避讳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展现出他对学术深造的积极态度。靳东目前正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属于2024级的新生。早在2024年8月28日,靳东就已正式被任命为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网友纷纷评论称,靳东在“团长、话剧演员、博士生”多个身份之间游刃有余,直言其已达“next level(更高境界)”。有网友惊叹:“优秀的人仍在努力,太卷了,简直太卷了!”
2023年3月,演员张静初的工作室公开表示,她已经被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录取,并晒出了录取通知书。从备考到正式上课,张静初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的学习日常,尽显学术追求的热情。2023年2月,90后演员纪向宁以43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招生考试的第一名,他回应称:“每年都有很多考研高分的例子,或许是因为我从事演员职业,才让这一消息变得如此特别。”
2024年6月中旬,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布,央视知名主持人龙洋也在列,拟录取专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博士。
疑问2:“明星博士”与传统博士有什么不同?
根据媒体报道,明星们攻读的博士学位,绝大部分属于艺术类专业博士(艺术专博),与学术型博士(即传统博士、研究类博士)有显著区别。在我国,艺术类专业博士于2024年首次招生,属于培养高端艺术人才的新模式。
2025年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发布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中,黄晓明的名字赫然在列。与学术型博士学位不同,艺术专业型博士学位更多关注的是实践和应用,旨在为那些希望在特定领域从事高级职业实践的人提供深造机会。艺术专业博士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出色的创作能力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当前,国内能够提供艺术类博士学位培养的院校并不多。例如,以戏剧与影视专业为例,2024年全国仅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12所院校具备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
此外,艺术专业博士的录取考核方式与学术型博士有很大差异。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艺术专业博士的录取方式主要为“申请考核”,考生需要提交个人创作实践计划书及艺术成果,例如证明作为主要演员参与的社会公演舞台剧或影视作品的相关证明材料,或是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证明。这些要求彰显了艺术专业博士对考生的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学术型博士的录取方式则包括“申请考核”和“普通招考”两种,业务课主要考察考生的学术能力和论文质量,强调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疑问3:明星为何纷纷加入“学历内卷”?
近年来,明星集体提升学历现象日益突出,这背后有何深层原因?有报道指出,娱乐圈的竞争已经从流量比拼转向个人综合实力的较量。观众的审美逐渐回归理性,流量明星的影响力不再如过去那样强大。随着观众的口味不断提高,能够真正赢得观众认可的,最终仍然是演员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国家对演艺行业的整顿也促使了这股“学历内卷”潮流。近年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多次发声,提出要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娱乐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此背景下,明星们纷纷选择通过考博、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转型为更为全面的艺术人才。
政策方面也为明星们的学历提升提供了机遇和支持。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专博)的招生力度,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与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未来将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疑问4:明星“卷”学历为何容易引发质疑?
尽管不少明星追求学术进步,公开报道却显示,当明星与学术结合时,质疑声从未停歇。例如,2019年,演员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不知知网为何物,而被质疑其博士学位的真实性。经过调查,北京电影学院最终宣布撤销其博士学位,此事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让明星学术资质问题成为舆论焦点。
2020年,歌手仝卓在直播中自曝曾通过高考身份造假参加高考,制造出假应届生身份,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2021年,演员陈好和蒋雯丽的名字出现在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名单中,但被发现并未发表过任何学术论文,质疑声一度爆发。2024年6月,杨幂的论文查重率问题再次引发争议,引发网友对其学术能力的怀疑。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明星的学术背景和学历问题,往往会被外界过度放大与质疑。公众普遍对明星的学历与学术成果持怀疑态度,主要源于“明星与学术”之间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根植于社会普遍存在的“学本位”思维,即认为高学历才代表真正的学术成就,而艺术则被视为“另类”职业。
疑问5:如何理性看待明星“卷”学历?
有报道指出,明星们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进军学术领域,考取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无论对其职业发展还是对学术界来说,都是值得肯定的。此举不仅有助于突破“艺人学历低”的刻板印象,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对演员群体多元化的认知。因此,对于明星考博士或从事学术工作,公众应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
明星在忙碌的演艺工作之余,选择深造提升自我,不仅是职业发展的需求,也代表着其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入探索。对此,我们不应过度赞扬,也不必过度批评,而应尊重明星的选择股票融资开通,理
发布于:山东省